寻找引力微子!
在粒子物理学领域,超对称粒子、超轻类轴子粒子以及更重的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都被视为潜在的候选粒子,它们与普通物质的相互作用都极其微弱。在过去40年里,科学家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实验来寻找这些粒子,但都未能成功。
在粒子物理学领域,超对称粒子、超轻类轴子粒子以及更重的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都被视为潜在的候选粒子,它们与普通物质的相互作用都极其微弱。在过去40年里,科学家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实验来寻找这些粒子,但都未能成功。
本文将努力通俗解答理解该实验装置的几个必要问题,包括报道中常见的“中微子振荡”到底是什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证实存在的“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又是什么?中微子的质量顺序是指什么?这些实验背后的物理和数学机制都有哪些?由此,我们可以了解该实验能对粒子物理所做的
它的能量到了220拍电子伏特,这数听着有点虚?换个说法,之前人类测到的最高能中微子,跟它比差了22倍,等于直接把中微子的“能量上限”给掀了。
站在21世纪科学发展的十字路口,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愈发凸显:我们真的能观测到所有吗?科学有没有尽头?这个问题不仅触及人类认知的边界,更关乎我们对宇宙本质的理解。从量子力学的诡异现象到暗物质的神秘存在,从多元宇宙的理论构想到意识与物质的深层关系,当代科学正在不断挑
“地下700米,2万吨洗衣液一样的液体,每天只跟60个‘宇宙幽灵’打照面。
尽管氢、氧等生命构成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看似稳定,科学界却怀疑这些基本粒子可能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样持久。多种物理学理论提出,质子可能会缓慢但最终衰变。这种潜在的衰变挑战了我们对物质稳定性的理解,并为探索宇宙的基本组成提供了新的视角。
就在你读这句话的瞬间,就有上万亿个“宇宙幽灵”穿过了你的身体,而中国刚刚启动了一个深埋地下700米的巨型“陷阱”,专门用来捕捉它们!
自2009年以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一直在使用位于南极的IceCube中微子探测器寻找宇宙辐射源。由波鸿的Anna Franckowiak教授领导的团队开发的新算法提高了发现的可能性。
国际科学界近期再起波澜。2025年9月,麻省理工学院与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联合提出的“中微子激光器”设想,在全球物理学界引发巨大关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数据,过去十年间,全球基础科学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近7%,其中粒子物理相关项目数量显著提升。短短一句话,
中微子,这种被冠以“幽灵粒子”之名的神秘存在,因其近乎零交互的物理特性,在宇宙中如幽灵般穿梭——既不反射光线,也不与物质发生碰撞,却以每立方厘米数亿个的密度弥漫于星际空间,成为宇宙中数量最庞大的粒子族群。2024年2月,地中海海底的立方公里中微子望远镜(KM3
位于中国的江门地下中微子观测站(JUNO)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成为全球最大的中微子探测器,正式开始收集数据。这一探索的成果旨在帮助科学家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微子的特性及其在宇宙中的重要角色。
2025年9月18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项新研究提出,来源于原始黑洞(PBH)最后爆炸的霍金辐射,可能解释了近期探测到的迄今为止最高能量中微子的现象。该研究为理解宇宙中暗物质的构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可能为霍金辐射的首次直接观测铺平道路。
这“捉鬼”可不是去什么荒郊野坟,而是在广东江门开平市一座山体的地下的700米处。
8月26日,由中国科学家主导、17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历经10年建设的“地下”球型装置,正式运行取数。科学家的计划,是寻找在空气中看不见、摸不着,可以任意穿越物体且几乎不与物质发生作用的粒子——中微子。
中微子作为标准模型中最神秘的基本粒子之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无质量的粒子。然而,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验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发现中微子实际上具有微小但非零的质量,并且能够在不同的味本征态之间发生转换,这一现象被称为中微子振荡。这个发现不仅改写了我们对基本粒子物理
中国核能领域迎来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9月15日,记者从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获悉,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12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下称“原子能法”),自2026年1月15日起施行。其中,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上报的关于“增加开展原子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沿科技的探索,离不开强大科研设施的支持。在我国,就有许多这样长期运行的大科学装置,它们是现代科技取得突破的必要条件,也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国之利器。本系列文章将为你揭开大科学装置的神秘面纱,带你走进它们背后的科学与故事。
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轨道上,中国空间站的舷窗清晰地映着这颗蓝色星球的影像——那是悬浮于浩瀚宇宙中的一颗星辰。当航天员凝视这片孕育了人类文明的土地,他们的心中或许会闪过数十万年前山洞中的那团篝火——正是那簇原始的火光,点燃了探索宇宙的永恒渴望,开启了人类从猿
中微子就是灵魂粒子吧?是幽灵粒子,但不是你想的那个幽灵。中微子不是可以穿透一切吗?抓住了用什么容器装?用捉孙悟空的宝葫芦。现实中的钟馗,捉到秦始皇了吗?
重子不对称性是现代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中最引人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观测表明,我们的宇宙主要由物质构成,而反物质几乎完全消失,这种现象被称为重子不对称性。根据标准宇宙学模型,早期宇宙中物质和反物质的数量应该相等,它们在演化过程中相互湮灭,留下的应该是一个几乎没有重